新闻动态

【喜迎二十大 华交这十年】十年坚守育“心 ”人,师者情怀伴青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心理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15

十年前,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先后将“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落户我校。十年后,全省十万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班正在火热进行,全省“百场辅导进百校”活动也深入全省各学校为偏远的孩子送去心灵的阳光;被誉为“心灵健康运动会”的第21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正在积极筹备……这些特色品牌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平台和资源优势,立足江西实际,打造特色品牌,秉持“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建成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社会心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心理育人平台,并在服务学校师生的基础上服务社会,带动和影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服务力和影响力。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卯足干劲,潜心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揭牌。

用心护心,织密心理教育防护网

心理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及能动性,打造以时空为经纬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心理教育模式,既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惠及面窄、接纳度低、预防性差等问题,通过打造心理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心理素质教育效果。通过构建以空间为经,建立“校—院—班—寝”全面覆盖,横向到边的分级全员教育;以时间为纬,建立“一—二—三—四” 四年不断,纵向到底的全程分段式教育模式,保障了面向基层一线“五得型”(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人才对心理素质要求目标的现实;融“娱乐性、趣味性、全员性、互助性”为一体的网格化心理教育模式解决了传统教育对独生子女教育不足问题;“校—院—班—寝”模式解决了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短缺、心理教育惠及面窄、接纳度低、预防性差等现实困境。网格化心理教育模式将每位学生定在“格”上,保证学生享受了全员、全程参与式、体验式心理教育,建立关爱学生心理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确保每一名学生得到教育和发展。2016年10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经验在会刊上进行推介(全国高校唯一)。所刊发的文章《关爱心理健康 实现心理教育全覆盖——华东交通大学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获得中央及省综治办有关领导的关注与好评。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教育中心发挥专业优势,洞察学生心理,捕捉学生需求,意识到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使焦虑情绪不断蔓延,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遂通过访谈精心编制《疫情期在校大学生心理体检及心理服务需求调查量表》,迅速完成1.9万余人心理体检,准确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发现有0.22%的学生需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帮助,用心筑牢心理危机干预“防火墙”,助力建设平安校园。

用心创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心理健康教育已深深扎根、遍地开花,全校直接或间接参与、影响及辐射受众大学生累计达20万人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华交的靓丽名片,也是共建和谐校园的有力“助推器”。 十年来的努力,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环环相扣及全员参与的“工作链”。而创新,则是这一链条上最鲜明的特征。

出版了的一套大学生心理自助丛书。

2012年学校建成心海乐园,在校园全面普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看似体育,又似游戏,在寓教于乐中启迪学生的心灵,进而形成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2013年,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及全国30余名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联袂编著了《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十八本),实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全对接、全覆盖。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确定将注册系统督导项目江西省培育点(全省唯一)落户我校,此举将全面推动我省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江西省最大的心理素质拓展基地“心海乐园”。

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不断发展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国首创的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获中央领导批示,构建的“网格化心理教育服务体系”被中央政法委推广,湖北省教育厅组织6所部属高校前来学习危机干预的经验做法。学校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为民服务十佳品牌’”,舒曼获“全国雷锋岗先进个人”“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者”“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用心暖心,把论文写进学生心坎

对学生的关心,于润物细无声中使人暖心。“学业、就业、心理、家庭、人际、经济困难”的六类学生需要额外关心,心理教育中心建立“一名学生、一名领导、一名专家、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心理关怀“五个一”精准疏导机制,建立了“辅导员、心理专家、学生工作及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关爱模式,创造性地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心理测评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温暖每一个需要关心的学生。在具体心理教育工作实践中,建立了“校-院-班-寝”四级心理支持体系,并确立了“互助、互学、互动”三互工作方法,将零散细腻的心理工作串联成纵横连贯的经纬网,有学生说:“隔屏守望,有心理老师的陪伴,就能安下一棵飘摇的心”,抚慰在疫情之下每一颗心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都是学生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忆及当年,有堂课令张文慧同学刻骨铭心。“心理教育中心的舒老师让大家围坐一起,想象飞机快坠落的情景,然后让我们写20字以内的遗书。”当时她紧紧攥住手中的笔,心跳加快,止不住开始哽咽……“这堂课,让我懂得去尊重生命,珍惜时光。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价值,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四级校园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团。

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心理教育中心团队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技术和教学方式,常学常新,教学相长。2017年,心理教育中心开设“相约星期二·阳光心理讲坛”,通过“讲座+教学”“个体+团体”“自助+他助”的形式,将心理服务关爱到每一个人,把国际流行的教学方法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内心深处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真正把论文写进学生的心坎里。

心理教育中心还热心公益事业,心理咨询老师们是师生眼中的“护心人”,也是危难之中的“点灯人”。从抗疫斗争到防汛大考,哪里有灾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心理咨询老师的身影。疫情期间,舒曼迅速开展“联心抗疫心理援助行动”,开通24小时免费“抗击疫情”网络心理辅导热线,并以副组长身份参与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抗击疫情‘安心’计划”,近14万字的援助日记,记录着他全身心的付出与爱。

回首来路,叩问初心,十年的执着与坚守,动力之源还是“初心”。十年来,50本心理健康著作教材,400多万字的心理辅导记录,300个危机干预个案,十载春秋,心理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将初心化作热爱与执着,用满腔赤诚为护心“点灯”。